美容护肤知识

巴西队曾一直被冠以“无冕之王”的称号,因为她们实力一流,但是多次无缘世界三大赛的冠军。尽管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七度折桂,但这项商业性质浓厚的比赛,其重要性与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能够七次夺冠足以说明巴西队的实力。1980年巴西女排首次参加奥运会名列第七,1984年和1988年成绩同样不佳,分列第七和第六;巴西女排真正崛起是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她们首次杀入四强,获得第四名;1996年和2000年,巴西女排两获奥运铜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本有实力夺冠的巴西女排却莫名其妙地输球,最终仅名列第四。另外,巴西女排曾两夺世锦赛亚军(1994年和2006年)、三获世界杯亚军(1995年、2003年和2007年)和一次季军(1999年)。

巴西女排高快结合,两边强攻拉开,中间高点施压牵制对手,打法非常全面。不仅进攻出色,防守同样一流,没有明显漏洞。技术风格与中国队非常相近,但是比中国队更富有攻击性。巴西女排的找人找区发球战术运用非常成功,她们不以大力跳发见长,但却更具威胁。巴西女排能打球的队员非常多,12名队员个个能战,而且每个队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巴西女排打球非常激情,这使得她们能够很快进入比赛节奏,是任何一支球队都无法比拟的。

从人员配备上看,主二传弗法奥是球队灵魂,她已经参加了三次奥运会,经验丰富、手法细腻、战术组织流畅,她的状态将直接关系到巴西队的成绩。从攻手上看,主攻杰奎琳、马列安妮和帕乌拉实力都非常强,马列安妮在2008年女排大奖赛中还获得了MVP称号;老将维尔斯卡领衔的副攻线,配上法比亚娜以及身高1.96米的塔伊萨将给各队带来威胁;接应谢拉是巴西女排主要的进攻点,她以速度快见长、后攻犀利,是巴西女排战术体系中最重要的棋子。自由人法比一传稳定、防守卡位意识突出,是巴西女排后防线的保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巴西女排作为夺冠的最大热门,最终以全胜的战绩如愿问鼎冠军,一路上还击败了包括雅典奥运会冠军中国队和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在内的众多强队,奥运冠军拿的实至名归。

北京奥运会之后,随着老将弗法奥、维尔斯卡退出国家队,巴西女排阵中补充了很多新鲜的血液。但是在2009年的瑞士女排精英赛上,这支新老组合的球队却一举摘得冠军,证明了巴西女排在当今的世界排坛依然具备称霸的实力。

以下是国际排联公布的巴西女排出征2009年女排大奖赛的名单:

号码

姓名

生日(日/月/年)

身高(cm)

体重(kg)

扣球高度(cm)

拦网高度(cm)

1

法比亚娜

24/01/1985

193

76

314

293

2

高仓千惠美

26/10/1987

187

74

295

284

C

3

丹尼-林斯

5/01/1985

181

68

290

276

4

帕乌拉

22/01/1982

184

74

302

285

5

卡罗琳

27/07/1981

191

87

304

280

6

塔伊萨

15/05/1987

196

79

316

301

7

马列安妮

23/08/1983

188

70

310

290

8

阿德尼兹娅

18/12/1986

185

63

312

290

9

娜塔莉亚

24/04/1989

183

76

300

288

10

萨萨

9/09/1982

179

76

300

287

11

乔伊斯

13/06/1984

190

67

311

294

12

杰奎琳

31/12/1983

186

70

302

286

13

谢拉

1/07/1983

185

64

302

284

L

14

法比

7/03/1980

169

59

276

266

15

雷吉亚纳

2/10/1986

189

74

304

286

16

费尔南达哈

10/01/1980

172

66

283

264

17

法比奥拉

3/02/1983

184

70

300

285

L

18

布雷伊特

28/10/1988

170

58

271

256

19

加拉伊

10/05/1986

179

74

308

288

C=队长 L=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