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差也许只是训练方法的问题,然而,真正让球迷无法忍受的,是那种令人生气的态度。曾经,在一场比赛中,男足队长竟然选择跳起来躲开飞来的足球,身旁的队友们如同根本不在场,脚步愣住不动。与女足拼搏到最后一秒的精神形成鲜明对比,男足那种消极怠工的态度,着实让人寒心。而他们的身材管理,更是成为了网友们群嘲的对象。膀大腰圆、腹部松垮,完全看不出高强度训练的痕迹。网友们不禁调侃:“男足吃鲍鱼海参也没补到该补的地方。”反观女足,个个拥有坚实的六块腹肌,身体更显健康和力量,成绩也远超男足。
这对比,暴露了一个鲜明的事实——问题的核心并非运动员的薪资过高,而是在于“德不配位”。大家对于运动员高薪并没有异议,毕竟他们在赛场上拼搏,为国争光,理应得到应有的回报。但问题在于,国足的成绩与他们高薪的背离实在太大。试问,哪个网民会批评乒乓球、跳水等运动员的高薪?可是,为什么偏偏国足成了众矢之的?答案显然是——高薪并未带来相应的成绩。
徐亮的这番言论,让人看到了国足现状的一面,也揭示了球员们的一些心态。根据新闻报道,国足的薪资待遇已经被调降了三次,本土球员的税前年薪上限已降至300万,比最初的1000万大幅缩水。尽管如此,这个数字仍然高于日本和韩国的球员薪资。日本J1联赛的球员年薪平均为120万人民币,J2联赛更低,仅为20万人民币;韩国K1联赛2024年发布的财务报表中,球员的平均年薪约为161万人民币,本土球员为115万人民币。显然,徐亮所言的“中超薪资只有日韩球员的三分之一”完全站不住脚。
至于徐亮提到的“运动员赚的是辛苦钱”,这个说法也显得苍白无力。在如今的社会,谁赚钱不辛苦?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同样承受着高强度的训练和压力,他们的青春同样是有限的。日本国足目前稳居亚洲第一,韩国则排名第三,而我们虽然拥有相对较高的薪资,成绩却被他们远远甩在了身后。日韩球员为奖金在场上拼搏,而国足部分球员,似乎只是拿着高薪混日子,态度消极。
几年前,《澎湃新闻》曾指出,降薪的目的就是让球员们产生危机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动力,提高球队水平。然而,徐亮的言论却显现出,降薪带来的并非反思与改进,而是抱怨与推诿。国足现状已经到了必须自省的时刻。如果仅仅依靠降薪来改变现状,而不从根本上解决态度和水平的问题,那么,这一切终究是无用的。要想赢得球迷的尊重与支持,国足唯一的出路,还是要在赛场上拿出真本事,拿出让人信服的成绩。
在此,诚挚地祝愿中国足球早日找回自信,踢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态度,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转机。希望国足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扬起风帆,迎接属于自己的荣耀时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